Photo by Bermix Studio on Unsplash疫情之前,數位支付已盛行多年。去年新冠肺炎推升數位支付的使用人口,連帶的帶動數位貨幣發展的加速。然而各國對數位貨幣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發展數位貨幣是必要的嗎?
全球多國已投入數位貨幣開發
數位支付的普及和加密貨幣價格一路攀升,再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全球多國政府或央行紛紛投入數位貨幣的開發,或是加整其時程。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報告指出,發展零售型數位貨幣的國家中,前三名分別為巴哈馬、中國和柬埔寨。中國是最早貨幣數位化的國家,至今已發放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央行數位貨幣(DCEP)。巴哈馬在去2020年10月正式發行「沙錢(Sand Dollar)」,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出通用數位貨幣的國家。柬埔寨的數位貨幣-巴孔(Bakong)也已在2020年1月啟用,一發行即有11家銀行配合。日本央行也在今年啟動第一階段測試;英國也正在研究自家數位貨幣「英國硬幣」(Britcoin);印度政府則提出「加密貨幣和官方數位貨幣監管法案」作為其數位貨幣建構發展基礎。瑞士和法國開始進行歐洲首個數位貨幣跨境試驗。
為何各國力推數位貨幣?
數位金融發展多年,原本數位貨幣的進展牛步,為什麼這兩年數位貨幣(CBDC)的大受重視?首先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其加密安全性和不可竄改的特性突破數位貨幣技術上的困境。而去年肺炎大流行,民眾無法以現金購買商品,只能採線上交易,促使數位交易需求大幅增加,更刺激各國政府發展數貨幣的決心。
數位貨幣的優點
數位貨幣哪些特色優於現有的支付方式呢?首先,數位貨幣讓無銀行帳戶的民眾可以使用金融融系統。例如透過數位貨幣,政府可在疫情期間以更快的速度將紓困金發放給所需的商家和民眾。而對於新興國家而言,因為民間金融與電子支付系統不普及,導致民眾無法使用金融系統。數位貨幣則有助金融普惠,加速金融服務普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再者是數位貨幣由各國央行發行,不只可遏止假鈔或偽幣的橫行,央行可更有效掌握貨幣清算及其流動性,亦可成為貸款給民間的最終機構,並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這些年數位支付也如雨後春筍出現,如:歐美知名的PayPal、中國的微信支付。其中中國的微信支付更是成為中國消費付款的主流,幾乎取代了現金。當大家越來越依賴第三方支付,業者壟斷了支付市場,如若該企業破產倒閉,將導致嚴重的系統性風險,動搖國家經濟。而數位貨幣可讓國家拉回主導權,在支付過程中起到制衡民間業者的作用,維持金融體系的健全。
更重要的是數位貨幣非完全匿名,央行可有一定程度地掌握貨幣流向,能防堵洗錢等金融犯罪,穩定國家金融。
數位貨幣可能衝擊銀行穩定性與個人隱私
儘管數位貨幣有許多優點,但並非完美無缺。對銀行業者來說,數位貨幣的發行恐影響其營運。現今銀行將民眾的存款轉投資獲利,或是將錢貸款給需要的企業或個人賺取利息。而數位貨幣讓個人和企業可跳過銀行,將錢直接存於央行。萬一金融危機發生,將加速民間資金從民營金融機構流出,造成銀行資金不足而倒閉,進而產生另一波金融問題。
再者,數位貨幣的操作系統設計不易,安全性更難以控制。尤其在駭客猖獗的今日,若該系統遭到駭客入侵,將造成嚴重的金融災難和難以估計的損失。
個人財務隱私的保護更是數位貨幣政策中被廣泛質疑的一項。與數位貨幣可追蹤流向不同,現金交易只認紙鈔或錢幣的真偽,無法呈現其流通的過程與路徑。民眾可保有財務隱私或消費行為不被揭露的權利。一旦全面使用數位貨幣,有可能侵犯到民眾的隱私權。
再者,數位貨幣亦可能成為政府操控人民的手段之一。像是有罰款就立刻扣款,或是遭到政府內不肖人士濫用,隨意凍結民眾資金,影響民眾權益。
雖然存疑,但數位貨幣勢不可擋
美國聯準會(Fed)部份官員就對數位貨幣表示強列懷疑,認為有其他方式可達到和數位貨幣相同的優點與效果。相較聯準會的疑慮,國際清算銀行(BIS)則持相反態度。BIS公開表態支持各國央行數位貨幣,並預估全球有56個央行或相關機構投入數位貨幣開發,若全數開發成功,含蓋全球1/5以上的人口。
儘管數位貨幣仍有其困境與缺點,但瑕不掩瑜。其獨特優點和大環境驅駛下,世界對數位貨幣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強大,而成為無法阻檔的全球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