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型態,也迫使世界各國持續量化寬鬆政策。美元在政府持續量化寬鬆和民眾對通膨擔憂的情況下,動搖美元在國際貨幣的霸主地位。全球貨幣霸主之位是否換人坐?
二戰後,美元取代黃金成為全球貨幣交易主流
在二戰之前,全球貨幣採行金本位制。二戰後,金本位被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所取代。在布列敦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又與石油掛勾,採行油元體系,推升了美元在國際交易中的位置。除此之外,二戰之後,美國工業生產額幾乎佔了全球生產額的一半以上,國際間以美元為主的貸款增加,且各國央行都多以美元為準備貨幣,讓美元一躍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計價及清算貨幣。
超過十年QE與疫情,動搖美元地位
量化寬鬆(QE)政上操作的重要政策之一。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為了挽救經濟,以美國為首,全球開始了超過10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各國大量印制鈔票拯救了當時積弱不振的市場,將全球經濟帶向另一個繁榮頂峰。但此舉可能造成貨幣實質購買力下降、通貨膨脹等問題。
2018年開始各國政府開始啟動縮表,期待補救QE可能帶來的問題。無奈新冠肺炎大流行,重創全球經濟,迫使各國政府持續QE維持經濟繁榮。然而,QE至今已走了近13年。根據美聯儲經濟數據(FRED),2008年美元流通量為8152億美元,如今流通量來到2.15萬億美元,流通量是13年的2.64倍,來到歷史新高點。
美元流通數量(資料來源:FRED)
根據IMF資料,在全球貨幣中,美元一直高居世界外匯存底第一名。2015年第一季,美元在全球外匯存底的佔比達到2008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高點,來到66%。鑒於過度執行量化寬鬆(QE)可能造成通膨、美元下跌的風險,各國政府開始尋新的國外貨幣避險,美元在世界各國外匯存底中的持有比例逐漸減少。2020年底,美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佔比中僅有59%,為歷史新低點。
美元佔全球外匯存底比例(資料來源:IMF)
俄羅斯率先開出”去美元化”第一槍
美俄間的紛爭使俄羅斯可能自SWIFT 結算機制中被剔除,所以俄羅斯下令其經濟體系流通的所有美元全換成歐元,國營企業亦將所有美元外匯轉成歐元,避免遭美國制裁。該國186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將售出所有美元和美元計價資產,改購入歐元、人民幣,或以其計價的資料。該國首要目標是以歐元取代美元的位置,成為歐元化國家,也可能成為去美元化的第一個國家。
相較於美元霸主地位鬆動,人民幣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認為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中佔比的快速成長,在未十年間有望上升至10-15%,進而成為全球準備貨幣。此外,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和資本市場,以及政府致力於數位人民幣,更有助人民幣被國際所接受,而可以美元匹敵。
美元具優勢,短時間內難被取代
即使美元地位不如從前,但它仍以59%的外匯存底佔比穩居全球貨幣脫霸主寶座。瑞士信貸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認為世界各國開始施打疫苗,促進經濟復甦,將導致資金流出美元區,轉向其他新興國家,而壓低美元。再加上美國大量的QE,都鬆動美元的地位。然而,歐元、人民幣等熱門貨幣都有其各自問題,目前市場上尚無哪一貨幣能真正與美元抗衡,甚至取代美元,美國政府亦不會任自家貨幣的影響力衰退。美元仍是全球交易中主流且強勢貨幣,且短時間內難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