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是世界強權-美國的總統選舉日,候選人共和黨的川普與民主黨的拜登支持率不相上下。尤其是川普染疫後,兩人差距更僅1%。目前選情陷入膠著,但不論誰當選,他的主張都將大大影響全球的未來。究竟,他們的主張有哪些?
口號:國力 V.S 精神
川普提出的是與四年前相同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這句口號被多位美國總統於競選時使用過,多在美國國力衰退之際時被提出。2016年競選時,美國一樣面臨貿易嚴重逆差、國力逐漸衰退的情況。
競爭對手拜登則提出「為國家靈魂而戰」。和川普不同的是,拜登的訴求在回歸美國的立國精神,平等與自由。因此他的政見也圍繞在口號上,期望喚美國創國的普世價值。
經貿政策天差地別
現任總統川普是商人出身,強調利益。這些年從他的經濟措施即可虧見他的經貿政策主軸。他反對全球化,認為其他國家搶奪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不贊成多邊合作,而是偏好雙邊協議,以為美國爭取最大的利益。並期望把工作和工廠帶回美國。而這些政策也將延續在他的連任政見中。
和川普相反,拜登維持歷屆美國總統的路線,強調需多邊的合作,才能為美國和全球創造最大利益。帶有些社會主義色彩的他認為該提高最低工資與增加弱勢補助,更強調要調高企業稅和海外收入稅率,維持稅收的公平正義。另外,他也強調會增加投資美國產品。
移民政策:本地人優先 V.S 美國夢
美國本就是由各國移民組成的國家,其之所以能夠在站穩世界強權的位置更是因為其廣納的各國移民貢獻其心力所成。然而在人口爆炸、資源分配不均的現在,是否繼續接受移民或難民成為美國政府的兩難。由於美國失業居高不下,川普強調本地人優先,他擔心移民們會來搶工作而反對移民。今年4月宣布暫停接受移民入境美國,也取消短期非移民工作簽證及其家屬入境美國。
拜登則維持美國立國之本,希望繼續讓懷有「美國夢」的人可以完成夢想,廣納各國移民。他也反對川普政府之前對移民設下的諸多禁令。
外交政策:美國至上 V.S 國際領導者
川普一上任即認為美國參與的多個世界組織的投報不佳,不僅立刻退出許多國際組織或是進行中的貿易談判。不在乎世界各國或有的默契,只管美國是否能在組織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川普的舉措雖然為美國爭取到部份談判空間,但也讓美國逐漸失去國際領導者位置。
拜登則認為美國應該重回國際社會,像以前一樣,多邊談判、多國合作,而非美國獨善其身。當選後,他希望修補與歐洲各國的關係,並讓美國重新站上世界領導者的角色。
對中政策:對抗 V.S 競爭合作兼顧
從中美貿易戰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龍頭大廠就可得知。兩國間貿易逆差不斷擴大,中國經濟蒸蒸日上,科技業又快速追趕美國,這樣的中國已經成為他的眼中釘。因此對中國政策皆是強硬且粗暴的對抗中國的掘起。
拜登則是維持溫和路線,認為美中關係應該是彼此競爭又彼此合作。但隨著黨內對中國實力快速成長的擔憂,對中國的態度可能會越趨強硬。相較川普的絕對對峙,拜登和中國間存在著更大的彈性與空間。
川普和拜登的政見幾乎是相佐的。若川普當選,美國至上、美國人/美國利益優先,美國將逐漸脫離世界主流結構,與中國關係將會再更冰凍。若拜登當選,美國重回國際社會,但他得面臨的是如何在國際社會與國內經濟社會情勢間取得平衡。此外,隨著全球的戰亂越來越多,未來移民或難民有增無減。他們二位誰當選總統就會影響歐美等主要國家對移民與難民的態度和接受程度。
對東南亞國家來說,全球供應鏈的移轉在疫情的催化下,已成為未來幾年既定趨勢。此外,中、美、日都已看上湄公河流域的商機,未來各國政府只會投注更多關注與資源在這裡,爭取商機與話語權。因此東南亞國家們未來10年經濟看漲,國家飛速發展,是指日可待。然而,若川普連任成功,美國政府持續與中國交惡,代表的是將來東南亞國家們得選邊站。若是拜登入主白宮,與中國間關係擁有較多的彈性,也代表東南亞更有機會獲得多方的資源,刺激地區持續的成長。
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代表未來四年可能的世界局勢,無論誰勝出,希望對未來的世界是正向的改變,而非負面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