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研調】中印事件的影響

中印衝突與地緣關係

日前中印在邊界爆發196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衝突,地點在中國新疆阿克賽欽地區(Aksai Chin),與印度印控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Ladakh)之間,加勒萬河(Galwan River)河谷地區,當地地形多為雪山高原且人煙稀少,令外界更難得知衝突細節和真相。中印領土爭議由來已久,要追溯及涉及地段多而複雜,而爭議種子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英國人埋下,過去其為印度殖民地邊境劃界,將阿克賽欽地區劃入中國,又將中國藏南地區劃予印度,但中印從未正式承認英國劃界,因而爆發爭議,並於1962年打過場局部戰爭。中印在包括拉達克地區在內的分界線非常模糊。由於中印邊界沒有一條雙方都認可的實際控制線,隨着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提高,兩國軍隊巡邏頻率增加,相遇的機率上升,所以對峙其實頻繁發生。不過,多數對峙能通過兩軍一線軍官對話機制得到妥善處理,只有少數對峙事件被透露給媒體才引起兩國公眾的關注。在2017年的洞朗對峙後,中印高層確立「管控分歧」的共識後,各級相關軍官也在自行評估的操作空間內進一步確立了相關原則。近年來,印度不斷試圖在北部、東北部和西北部邊界及實控線一帶修築新的道路,以便向這些地區快速調兵。印度制定了修建66條邊界道路的計劃,並要求全部在2022年之前竣工。也許是這些種種相關的事件,造成了中印雙方爭奪的衝突不斷,一時的擦槍走火就有可能導致難以收拾的局面。

 

印度反中浪潮

在這一次的衝突過後,印度爆發反中浪潮,示威者上街焚燒中國國旗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肖像,一些政客更呼籲當地民眾抵制中國製造的產品,想把中國製造趕出印度。一些印度國企也宣佈可能取消向中國公司採購的計劃,其中印度國鐵宣佈將取消向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在印度鐵路網安裝訊號系統的合約,價值約6200萬美元,另外印度政府也傳出,要求當地電訊商未來不可以從華為或中興等中國公司購買通訊設備。印度政府可能在短時間內推出一些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措施,但不會採取激烈的措施,但印度消費市場對中國產品的依存度很高,不可能完全抵制中國製造。

 

印中貿易依存度高

根據調查發現,約87%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未來一年抵制中國貨物。印度其中一個最大的商會全印度商人協會也發表聲明,呼籲當地公司和消費者抵制中國產品。然而印度消費者要抵制中國並不是容易的事,主要是因為印度市場十分依賴中國貨品,中國是印度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與2019年印度與中國進口貿易分別為736億與684億美元,遠高於從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的349億美元。相對來說,2018年中國對印度進口額僅約188億美元,佔全年進口總量的比例不到1%,主要進口為原材料,而不是製成品。出口部分,中國對印度出口總額約768億美元,僅佔全年總出口2兆美元的3%,彼此相差較為懸殊。

資料來源:聯合國國際商貿資料庫

 

至於高科技產業方面,中國品牌的智能手機受惠於售價低廉因,幾乎佔據印度市場超過70%的規模,從小米、VIVO、Realme和OPPO各佔一方,而全球前三大的韓國品牌三星,在印度只有16%的市場佔有率。

 

中印產業合作

中國對於印度的投資甚早就已經開始,雙邊的合作關係,不管是民間或是官方其實都非常密切,不僅是中國製造的貨品,有許多中國公司都在印度有各領域的投資,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及金融科技等等。根據調查,印度至少有30家以上的大型企業,在上述領域以及媒體、物流相關等,參與了包括騰訊、阿里巴巴、攜程等一線中國公司的投資。

 

政策調整與後續影響

印度政府最近調整了新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政策,規定從4月份開始,所有來自與印度有陸地邊界國家的投資都需要得到事先批准,外界普遍認為政策針對中國,印度政府在短時間內,會進一步加強監察來自中國的投資。不過印度官方也不會採取太過不理性的激進做法,畢竟若從經濟角度出發,印度不管在製成品或原物料對中國的依存度很高,太快或太過的經濟封鎖措施對於國內本身的發展也將造成影響。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經過這樣反覆的衝突和政府民間意識的抬頭,將會激勵印度政府和企業升級轉型,長程的目標將會是印度經濟逐步脫離高度依賴中國。未來不管對於中國或印度來說,雙邊的貿易及商業行為必然也會悄然調整改變,其中與中印鄰近的東南亞諸國,必定會是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區域,不論是在原物料的進出口也好、製造業加工、金融科技及高科技領域等等,都將會有一番商業版圖的移動。而鄰近的東南亞不僅具有廣大低廉的土地,又有充沛年輕的勞動人口,隨著近年來快速的經濟成長力道,取而代之成為貿易最重要的伙伴指日可待,其中柬埔寨與雙邊都友好,與兩國的貿易深度與廣度也不斷加大。根據統計,印柬雙邊貿易有機會突破5億美元關卡,近5年來成長超過200%,未來成長動能值得期待。